张黎 教授 宁夏大学
2019年7月1日
为了确保千叶兰的存活率以及生长旺盛,最好采用土培的方式进行栽培。盆土可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,以确保良好的排水性,避免因为盆土积水而导致出现烂根的情况。另外,在栽培过程中最好保持盆土处于湿润状态,但不可过于潮湿或者积水,也不能过于干燥,否则都不利于千叶兰的健康生长。
千叶兰的生长期:千叶兰的生长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季,尤其是当温度处于20-24℃时生长速度最快。夏季或者冬季因为温度原因一般会停止生长,特别是夏季温度高于30℃或者冬季温度低于10℃时要注意养护。
千叶兰既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,所以夏季温度过高时可将千叶兰搬移到室内,保持有散射光便可。越冬温度不可低于5℃,而且在冬季浇水频率不可过高,以免千叶兰受损死亡。
温度:千叶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不耐寒,在20-24℃时生长最快,30℃以上停止生长,叶片易发黄干尖。因此夏季应防暑降温注意通风,冬季应搬入室内,越冬温度10℃为宜,不要低于5℃。喜温暖的环境15-25℃,也具有较强的耐寒性,冬季可耐0℃左右的低温。
光照:阳光充足和半阴处都能正常生长,夏季在室外栽培要注意遮荫,不使光线过强,否则极易发生日灼。冬季越冬时注意采光,防止光线不足叶色变淡。
土壤:喜欢透气透水肥沃的土壤,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、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。
盆土:每年春季换一次盆,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、疏松肥沃,且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。
水肥:春秋生长旺季,浇水要充足,盆土应经常保持湿润,并经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洒枝叶,以防干尖,但不能积水。生长旺季半月施一次稀薄液肥,冬季浇水要少,停止追肥。千叶吊兰生长期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,避免过于干燥,否则会造成叶片枯干脱落。叶面是非常喜水的可以经常进行叶面喷雾保持叶面翠绿有光泽。
施肥:处于生长期的千叶兰可以适当施肥,以保证盆土充足的养分,施肥频率可保持为每月一次,最好选择观叶植物专用肥或者是已经腐熟的液肥,一次施肥不可过多,而且当植株停止生长之后或者在冬季都要停止追肥。
修剪:随着植株长大,为保持良好株形,基部老叶要勤剪。另外千叶兰萌芽力强,生长快,易长满盆,每两年应换盆一次。注意剪枝换盆。处于生长期的千叶兰茎叶生长速度非常快,而且随着茎叶的生长会逐渐自然下垂,过于茂密的茎叶层层覆盖,会导致内部通风不佳,从而影响长势,甚至出现病虫害,所以此时一定要及时进行修剪。将老枝、长势不佳的茎叶或者已经受损的茎叶剪掉,确保植株内部良好的通风。另外,若是一盆千叶兰的长势非常好,植株过于茂盛,此时可以进行分株换盆,分株换盆可在春季进行,频率一般为两年一次。千叶吊兰发芽时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,剪去过长、过密的枝条和部分老枝,其节处会萌发许多新枝,使株形更加饱满。由于千叶草生长较快,栽培中应经常整形,及时剪除影响株形的枝条,以保持美观。
注意病虫害的防治:只要注意养护,千叶兰并不容易出现虫害。但若因为修剪不及时,茎叶生长过密导致通风不佳,也会出现介壳虫。当发现千叶兰的茎叶上出现了介壳虫,可使用杀扑磷、噻虫嗪、有机硅高渗透剂等药物按比例搭配除虫。为了防止植株生虫,最好还是注意及时修剪枝条。千叶兰不易发生病虫害,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,会导致烂根,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,应注意喷药防治。株丛密集通风不良,易受蚧壳虫危害,应以预防为主。如发生蚧壳虫可用50%马拉松乳剂1000-1500倍液每7天喷1次,连喷2-3次即可。